G7峰会已经惹恼中国?朔尔茨:不必担心

   2023-05-23 欧洲时报0
核心提示:七国集团(G7)峰会终于在日本广岛落下帷幕。正如外界所知道的,并非座上宾的中国,成了本次峰会中最受关注的议题。在峰会名为“广岛愿景”的联合声明中,中国的名字就被提到了21次之多。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对该声明表示了强烈抗议。不过,德国总理朔尔茨似乎

七国集团(G7)峰会终于在日本广岛落下帷幕。正如外界所知道的,并非座上宾的中国,成了本次峰会中最受关注的议题。在峰会名为“广岛愿景”的联合声明中,中国的名字就被提到了21次之多。

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对该声明表示了强烈抗议。不过,德国总理朔尔茨似乎并不担心七国集团的做法会惹恼中国。

那么,这份声明说了什么内容呢?

漂亮话还是有的。声明说,鉴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及经济体量,有必要“与中国在全球性挑战及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并表示“准备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认识到了与中国坦诚接触并直接向中国表达我们关切的重要性。”

然而,七国集团所想表达的“关切”却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了中国内政。例如,在提及台海局势时,七国集团在声明中一致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并强调“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繁荣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除此之外,声明还谈到了涉港、涉疆问题,并批评北京对其他国家进行了所谓的“经济胁迫”。

正因为如此,中国对七国峰会表达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向峰会主办方日本等有关方面提出了严正交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七国集团这是“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操弄涉华议题、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声明文件是否踩到了中方的红线,七国集团的领导人想必心知肚明。然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却认为,尽管七国集团炮制出了这份剑指中国的声明,但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仍然没有发生对抗的风险。

朔尔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在峰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朔尔茨表示,七国集团的声明已经明确指出,西方乐于看到中国经济的回升,而不会横加阻拦。正因为如此,七国集团也不会寻求与中国经济的“脱钩”。

至于七国集团为什么要同时攻击中国,朔尔茨给出了一段不明就里的解释:“在处理世界各国的关系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唯唯诺诺。我们有必要适当地处理这些情况,并对此发表看法。”他表示,七国集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

朔尔茨所言,似乎在遵循着一个逻辑:既然西方已经承诺不会打压中国的经济发展,那后者就没有什么急眼的必要了——我们戒不掉对中国内政说三道四的“瘾”,那只能请你们忍一忍!

如此,七国集团允许中国发展经济,倒像是一种“恩赐”。殊不知,西方国家作出这样的一致决定,完全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因为它们还无法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七国集团提出了扩大供应链的战略,试图将所谓的“风险”最小化。

正如朔尔茨在采访中所说的,重点是要让西方不再依赖某个国家,“如果有三个或者十个供应商,那么世界就会更安全一些。”

等到七国集团真的得偿所愿,摆脱了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它们还会像今天这样,乐见中国的发展吗?

(欧洲时报德国版蓝蒿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德语在线翻译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德国5月商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5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5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93.4点降至91.7点,在连续六个月环比上升后首次环比下降。新华社报道,数据显示,构成商业景气指数的4项指标中,制造业、贸易和建筑业3项指标当月均环比下降。其中,制造
    05-25
  • 德国社民党迎建党160周年 但距“社会民主主义的
    【欧洲时报5月24日冀果编译】2023年5月23日德国社民党迎来了建党160周年,一路走来,有高潮也有低谷。2021年大选胜利后,一些同志已经梦想着“社会民主主义的十年”。但现在这份激情哪去了?北德广播电台报道,2021年12月,社民党出人意料地赢得选举并组建红
    05-25
  • 居然让德国人学爱国?老牌党团提出惊人设想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德国社会很久以来都以一种极为谨慎的态度对待“爱国主义”这个概念。民众仿佛被套上了一具无形的枷锁,难以表达心中的爱国情感。甚至当出现提倡爱国的声音时,社会都要极为严厉地苛责这一论调,仿佛如临大敌。然而,在议会中失势的老牌政
    05-25
  • 调查: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德国民主正受到威胁
    【欧洲时报5月23日冀果编译】据德国融合与移民研究中心(DeZIM)一项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调查,78.9%的受访者认为德国民主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今民主受到的攻击比五年前更严重。仅3.4%的受访者认为民主受到的攻击比以前少。大多数人希望对攻击进行更强有力
    05-24
  • “一个新纳粹的自白”揭开德国极右翼“敌人名单
    【欧洲时报5月22日冀果编译】在德国,任何落入极右翼分子视野的人,一定会预料到,其会出现在极右翼分子所谓的“敌人名单”上。德国电视二台报道,在警方突击搜捕极右翼分子时,经常会找到相应的名单——例如来自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地下组织(NSU)、北十字星
    05-23
  • 德国:能源补贴对企业的影响喜忧参半
    【欧洲时报5月22日贾言编译】一份政府报告称,柏林去年采取的能源价格上限措施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但并未给德国公司带来竞争优势。法国《回声报》报道,德国正在消除其欧洲邻国对2000亿欧元“庞大计划”的担忧。柏林方面去年推出这项援助计划,旨在弥补
    05-23
  • 德国国民议会成立175周年:“从臣民到公民”
    【欧洲时报5月19日冀果编译】2023年5月18日,值此德国国民议会成立175周年之际,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呼吁民主人士有责任为自由而努力。鉴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情况更是如此。德国《每日新闻》报道,“这是从臣民成为公民的时刻”——施泰因迈尔在
    05-20
  • 德五分之一人口面临贫困危险
    【欧洲时报记者蓝蒿综合报道】度假、下馆子、看电影——对大约五分之一的德国人来说,这都是奢侈的生活方式。去年,德国共有约1750万人面临贫困或处于社会边缘的风险。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报告,这相当于德国五分之一(20.9%)的人口。统计人员的数据是基于“收
    05-19
  • 调查:自2001年以来,德国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欧洲时报5月18日冀果编译】根据国际小学阅读研究(IGLU)5月16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德国孩子的阅读能力持续下降。德新社报道,德国有大约400所小学和特殊学校的近8900名四年级学生参与了2021年的调查。全球有约60个国家的四年级学生参与其
    05-19
  • 调查:德国办公室空置率较疫情前增加两倍
    【欧洲时报5月16日冀果编译】5月15日,德国经济研究所(ifo Institut)发布了一项针对2023年4月社会经济情况的社会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新冠大流行消退后,德国办公室工位空置比例增加了两倍。但不同行业差异巨大。综合德国电视一台、ifo Institut网站消息,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