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让德国人学爱国?老牌党团提出惊人设想

   2023-05-25 欧洲时报0
核心提示: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德国社会很久以来都以一种极为谨慎的态度对待“爱国主义”这个概念。民众仿佛被套上了一具无形的枷锁,难以表达心中的爱国情感。甚至当出现提倡爱国的声音时,社会都要极为严厉地苛责这一论调,仿佛如临大敌。然而,在议会中失势的老牌政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德国社会很久以来都以一种极为谨慎的态度对待“爱国主义”这个概念。民众仿佛被套上了一具无形的枷锁,难以表达心中的爱国情感。甚至当出现提倡爱国的声音时,社会都要极为严厉地苛责这一论调,仿佛如临大敌。然而,在议会中失势的老牌政党基民盟(CDU)与基社盟(CSU),最近竟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高调地提出了爱国主义的政治主张……

5月23日是德国的“基本法日(宪法日)”,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在柏林表彰了为社会民主和宽容做出贡献的人士。同时,总理朔尔茨和内政部部长费瑟(Nancy Faeser)也通过不同渠道呼吁维护《基本法》、保护民主。然而就在这时,CDU/CSU却在某种程度上唱了“反调”:他们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发生某种改变,以使“国家象征”与“政治仪式”更易为公众所理解——这引发了广泛猜测:“难道我们要重走过去的老路吗?”

24日,CDU和CSU的党团代表向联邦议会提交了题为“巩固基本法和爱国主义”的相关议案,呼吁德国社会应更广泛地展示国旗、唱奏国歌。他们谈到,在其他的国家,“基本法日”这样的大日子是要被好好庆祝一番的。而在德国呢?“我们的总统只是简单参与了一项关于社会多元化的论坛活动而已——这庆祝得太随意了。”

来自CSU的联邦议员林德霍尔茨(Andrea Lindholz)抨击道:“这些形式就从来没能让百姓增加对我们国家的认同!如果我们想长期地让宪法爱国主义扎根于百姓心中,那么5月23日这一天,就必须全国范围地庆祝起来!”

“宪法爱国主义”这个概念最初由德国政治学家多尔夫·施特恩贝格尔(Dolf Sternberg)提出,指公民对现代民族国家普遍确立的关于平等自由权利等宪法原则的认同和忠诚。它被更多地看作是德国人在战后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方式——这种“宪法国家的爱国情愫”,总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CDU和CSU的政治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国家政治爱国主义”。这就和大家通常所理解的爱国比较接近了:国旗要常态化地飘扬在公共场所、国歌要被更频繁地演唱等等。对于移民来说,“爱国主义”的概念也对他们的融入大有裨益。至于东德的百姓呢,也是时候让他们好好跟祖国叙叙旧了!

紧接着,两党联盟提出了一个更为劲爆的设想:国庆日别老作为简单的假日了,我们的军队要组织起来办一些宣誓类的活动!对此,《世界报》的评论言简意赅:德国民族要重新陷入民族主义里吗?

CDU的议员解释道:我们提倡“爱国主义”,不需要花言巧语的包装;爱国没有问题,民族主义才是大忌——我们会划好界限!在移民越来越多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让百姓有更多的身份认同啊!

其实,基民盟与基社盟也是最近才调整的新路线。有一个场景在德国社会偶尔会被人提起:2013年的9月22日,时任总理默克尔在党派胜选的庆功会上,曾经很生气地夺走了同僚手中的一面国旗,这在当时还引发了关于CDU和国家关系的猜测。默克尔时代,基民盟和基社盟能够长盛不衰的一大原因便是有主流社会的支持,所以在这些“价值观问题”上一点都马虎不得。

然而,如今的两党可不如从前风光了,一边小声地把自己比作是“交通灯联盟”的替代品,一边如履薄冰地在偏右的道路上行驶。既不想刺激中间派的选民,又不敢认真尝试拉拢极右的AfD(德国选择党)。现在,“爱国主义”会不会成为他们竞选路上新的道具呢?

(欧洲时报德国版实习编辑白羊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德语在线翻译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德国5月商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5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5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93.4点降至91.7点,在连续六个月环比上升后首次环比下降。新华社报道,数据显示,构成商业景气指数的4项指标中,制造业、贸易和建筑业3项指标当月均环比下降。其中,制造
    05-25
  • 德国社民党迎建党160周年 但距“社会民主主义的
    【欧洲时报5月24日冀果编译】2023年5月23日德国社民党迎来了建党160周年,一路走来,有高潮也有低谷。2021年大选胜利后,一些同志已经梦想着“社会民主主义的十年”。但现在这份激情哪去了?北德广播电台报道,2021年12月,社民党出人意料地赢得选举并组建红
    05-25
  • 调查: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德国民主正受到威胁
    【欧洲时报5月23日冀果编译】据德国融合与移民研究中心(DeZIM)一项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调查,78.9%的受访者认为德国民主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今民主受到的攻击比五年前更严重。仅3.4%的受访者认为民主受到的攻击比以前少。大多数人希望对攻击进行更强有力
    05-24
  • G7峰会已经惹恼中国?朔尔茨:不必担心
    七国集团(G7)峰会终于在日本广岛落下帷幕。正如外界所知道的,并非座上宾的中国,成了本次峰会中最受关注的议题。在峰会名为“广岛愿景”的联合声明中,中国的名字就被提到了21次之多。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对该声明表示了强烈抗议。不过,德国总理朔尔茨似乎
    05-23
  • “一个新纳粹的自白”揭开德国极右翼“敌人名单
    【欧洲时报5月22日冀果编译】在德国,任何落入极右翼分子视野的人,一定会预料到,其会出现在极右翼分子所谓的“敌人名单”上。德国电视二台报道,在警方突击搜捕极右翼分子时,经常会找到相应的名单——例如来自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地下组织(NSU)、北十字星
    05-23
  • 德国:能源补贴对企业的影响喜忧参半
    【欧洲时报5月22日贾言编译】一份政府报告称,柏林去年采取的能源价格上限措施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但并未给德国公司带来竞争优势。法国《回声报》报道,德国正在消除其欧洲邻国对2000亿欧元“庞大计划”的担忧。柏林方面去年推出这项援助计划,旨在弥补
    05-23
  • 德国国民议会成立175周年:“从臣民到公民”
    【欧洲时报5月19日冀果编译】2023年5月18日,值此德国国民议会成立175周年之际,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呼吁民主人士有责任为自由而努力。鉴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情况更是如此。德国《每日新闻》报道,“这是从臣民成为公民的时刻”——施泰因迈尔在
    05-20
  • 德五分之一人口面临贫困危险
    【欧洲时报记者蓝蒿综合报道】度假、下馆子、看电影——对大约五分之一的德国人来说,这都是奢侈的生活方式。去年,德国共有约1750万人面临贫困或处于社会边缘的风险。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报告,这相当于德国五分之一(20.9%)的人口。统计人员的数据是基于“收
    05-19
  • 调查:自2001年以来,德国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欧洲时报5月18日冀果编译】根据国际小学阅读研究(IGLU)5月16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德国孩子的阅读能力持续下降。德新社报道,德国有大约400所小学和特殊学校的近8900名四年级学生参与了2021年的调查。全球有约60个国家的四年级学生参与其
    05-19
  • 调查:德国办公室空置率较疫情前增加两倍
    【欧洲时报5月16日冀果编译】5月15日,德国经济研究所(ifo Institut)发布了一项针对2023年4月社会经济情况的社会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新冠大流行消退后,德国办公室工位空置比例增加了两倍。但不同行业差异巨大。综合德国电视一台、ifo Institut网站消息,
    05-17